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有色金屬:因時而動順勢而為——研討會會議紀要
來源:國信證券 日期:2009-9-27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事項:

  9月18日,國信有色金屬小組在深圳舉辦了有色金屬研討會,100余位投資者與6位與會專家就稀土、銻、鎳等子行業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下面是會議的主要內容。

  評論:

  境外投資問題有色金屬是資源依賴型的行業,05年到現在取得了比較大的變。03-05年我國的境外投資從30億美元到160億美元,到05年很多企業已經涉足境外資源,特別是一些大公司。06年初國家放寬了信貸境外保險政策,06年4月放寬了外匯的管制,10月國務院出臺了鼓勵企業對外投資的意見,這一系列的政策激發了國內企業對外投資的激情。中國企業急于出去一是由于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二是國內高度競爭。

  目前國內企業有一些是參股境外礦業企業,有一些拿到了資源的項目并沒有進入項目開發,有些拿到了很小的探礦權。但是存在不少問題:

  1.探明,推斷,預測,資源是哪個級別沒有弄清楚,我們一般看到的是級別低的比較多,作價的時候如果沒有弄清楚會出現問題。

  2.我國原來所有的資源都在地質局手中,06年開始,礦業熱了以后,礦泉的價值極度升溫,其中有些是沒有價值的。

  但是后期形成了風險越大出價越高的風氣。由于詳查前世重置成本發,詳查后采用現金流折現法,因此很多企業在詳查前購買,但風險很大。

  3.一些國家提供的儲量等信息不準確。

  4.在非洲等一些不發達地區常有的一些問題:1。當地政府或地區高持股比例,使得項目盈利能力大大減弱。2。政策的不可預期性很大5.但是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區的境外投資的門檻很高,同時費用也比較高,主要是人工費用以及各類證件成本高(如:采礦證),但一旦做到后,后面的事情完全可以預期。這些國家提供的資源量還是比較可信,但是還是要做自己的嚴正工作。

  6.一般國外的計價體系是:探明的儲量已10%計價,控制儲量以50%計價,預測儲量不算。而國內計算的時候不規范。

  電解鋁行業分析自1888年首次被生產以來,鋁已經成為第二大被廣泛運用的金屬,到2009年8月底,全球共產原鋁約9.11億噸。近13年鋁的平均價格為1771.82美元/噸,進入21世紀,鋁價開始有了新的攀升,2006-2008年這3年中處于歷史最高價位期(最高達3291.5美元/噸),但自2008年7月始,全球鋁價一路下滑,至年末降至比1996年略低的水平,為1490美元/噸,年內振幅達到50.4%,創歷史最大振幅。

  至2008年底,世界現有原鋁產能為4506.9萬噸/年,其中中國1886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41.8%;2008年世界原鋁總產量3926.39萬噸,產能利用率為87.12%,其中中國1317.63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3.56%,產能利用率70%。2009年上半年全球原鋁產量為1731.3萬噸,較2008年同期產量減少203.4萬噸,同比產量下降率為10.51%,其中中國減少99.6萬噸,占全球減產量的48.97%,其次是北美(主要美國)減產49.4萬噸,占全球減產量的24.28%,再次是西歐減產39.1萬噸,占全球減產量的19.22%,中東歐減產23.8萬噸,占全球減產量的11.7%,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略有減產,但除中國外的亞洲增加產量22.6萬噸,主要來自阿曼和印度。

  自09年5月份,我國陸續開啟了約150萬噸的產能(包括新建成的105萬噸),下半年由于國家保增長的政策,鋁消費行業的發展及通脹壓力,鋁價將會上漲,導致我國鋁產量會有新的增加。到今年6月底為止,我國已形成電解鋁產能為1955萬噸,已開啟產能為1352萬噸,開動率為69.2%。

  至2009年6月底,全球有28個國家的68個公司(或實體)正在建設電解鋁的產能約為1374萬噸,其中,我國(36家實體)正建374萬噸,占全球正在建設鋁產能的27.2%;全球擬建的有2267萬噸,其中我國擬建的有404萬噸.正建的產能完成后,即預計2012年,世界原鋁產能將達到5880萬噸/年,其中中國將達到2180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37%。

  消費方面,1995-2008年間,中國原鋁需求占全球鋁消費比例從10%增加到35%。盡管全球性金融危機,但中國的鋁消費正處在較高消費的增長中期。針對經濟危機我國實施了產業振興規劃以及出臺電解鋁行業直購電試點政策.國家出臺振興規劃和直購電試點政策對行業的發展起著指導性作用,對提高市場信心有著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問題.有色金屬振興調整規劃短期內難以扭轉目前鋁行業供過于求的現狀,不能過分期待該振興規劃能夠對鋁價格和企業盈利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姜教授對未來鋁市場的看法是:全球未來對鋁的需求依然在增長,體現在:1、鋁是各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原材料,應用領域廣,產業關度較高;2、全球人口在不斷增長,據聯合國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到2050年,全球人口從本世紀開始的60億增長到90億;按照世界人均消費6公斤計算,并考慮再生鋁的利用及世界經濟的基本發展狀況,預計世界在未來較長時間內,鋁的平均消費增長速度為4.5%。3、眾多的第三世界國家需要振興和發展;4、鋁的新用途領域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提高將起著不可比擬和缺少的重要作用; 5、鋁土礦資源越來越少和品位低下、能源越來越緊缺,生產成本會增加,鋁價也會增長。

  鋁市場上的利好因素包括:1.中國2009年實際GDP增長預期由原先的7.5%上調至8.2%,2010年增長預期則從7.5%上調至8.5%。2.國內通脹壓力難免。3.美元再次出現貶值的可能性較大。4.我國最大最先進的60米全鋁合金穿浪雙體試驗船6月1日順利下水,開辟了鋁用途的新領域。5.交通運輸也的發展潛力巨大,鋁消費的潛力也很大。6.房地產業投資的持續復蘇是支持國內需求的關鍵,預計可以拉動30%的鋁消費。7.我國航空航天業在飛速發展,國內對大飛機的需求旺盛。8.我國大城市的地鐵列車、輕軌的建設和全國鐵路的更新改造方興未艾。9.新能源戰略的實施及超高壓輸變電電網的建設,鋁線材用量將大幅度提高。

  而利空因素包括:政府收儲動機消失;國內產能和進口雙雙重啟;LME庫存創歷史新高;需求尚未全面回暖;這些對下半年鋁價有一定的反彈阻力。因此綜上所述,姜教授認為,今年下半年,鋁價總體將會呈現震蕩上升勢頭,全球長期鋁的消費將以年平均約4.5%的速度增長;我國近6年,鋁的消費將處于較高增長期,預計2009年至2015年間,我國鋁的平均消費增長率約為9%;整個鋁市場將在鋁的總供給和總消費中不斷尋求“不平衡——相對平衡——再不平衡”中發展。

  鎳行業分析

    世界陸地查明的鎳資源量約1.6億噸。紅土型鎳礦床占73%,共、伴生礦產主要是鐵和鈷;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占27%,共、伴生礦產主要有銅、鈷、金、銀及鉑族元素。中國鎳資源儲量為800萬噸,硫化銅鎳礦約占總儲量的91%,其余為氧化礦。80%的硫化鎳礦產于甘肅的金川銅鎳礦床,其余分布在新疆、云南、四川、吉林、黑龍江、廣西、內蒙、陜西和青海等省。

  全球鎳生產比較集中,63%的產量集中于前五大生產商,分別是:諾里爾斯克(俄羅斯)、淡水河谷Vale-Inco(巴西-加拿大)、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澳大利亞)、超達礦業公司Xstrata Nick(瑞士)、中國的金川集團公司。中國鎳的生產主要集中于金川集團公司、吉林鎳業公司、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2008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139.8萬噸同比下降3%消費量為136萬噸同比下降1%供大于求4.12萬噸。預計2009年全球鎳消費量下降1%至135萬噸。

  2008年全球鎳的消費結構中不銹鋼占66%,超級合金與有色合金占19%,電鍍占8%,電池及其它占7%。而在中國鎳消費結構中,不銹鋼占69%,電池占5%,電鍍占15%,有色合金占8%,其他占38%,與國際有所差別。

  不銹鋼領域作為鎳的消費第一大戶,占全球鎳總量的66%。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為2656.7萬t,同比下降6.9%。2009年1-6月,全國不銹鋼產量為439萬噸,同比增長49萬噸,其中鎳系不銹鋼為326萬噸,占74%。2009年1-6月,全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470.8萬噸,同比增加120.8萬噸。我國上半年不銹鋼進出量雙雙下降,反映了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疲軟。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的程度更甚于國內市場。而在電池領域,由于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意識的加強,各國都致力于鼓勵和支持各種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混合動力汽車(HEV)被認為是未來最現實的新能源汽車。據美國能源部預測,HEV作為未來清潔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產品,2020年將達到2500萬輛的市場規模,占世界汽車市場總數的25%。

  磷酸鐵鋰及鋰離子電池分析電動汽車的發展帶動了鋰離子電池的消費。1998年,GM-Ovonic公司與美國能源部合作,用MH/Ni電池取代鉛酸電池,使電動車的一次充電行駛距離達到160km;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在1998至1999年年間采用MH/Ni電池作為其電動車的動力電池。據稱,使用MH/Ni電池后,與以前的鉛酸電池相比,一次充電行駛距離從68km提高到90km;豐田汽車公司的RAV4LV-EV汽車使用MH/Ni電池,一次充電行駛距離為130km,最大速度為80km/h;尼桑公司,1998年在日本市場銷售電動車,并將在美國銷售Altra-EV。電動車采用索尼公司的鋰離子電池,一次充電行駛距離為124km,充電5h后,最大速度為75km/h。

  據預測(1999年),到2005年電動車年銷售量為72萬輛,占總銷售量的1.2%;2010年為170萬輛,占總銷售量的2.6%。而到2005年,電動車市場各種電池所占份額為:MH/Ni電池64%;鋰離子電池15%;鉛酸電池11%;鋰聚合物電池2%;Na/NiCl2電池和鋅/空氣電池各占1.5%。MH/Ni電池將成為EV電池的主力軍。預計在2006~2012年期間,當鋰離子電池進一步發展時,MH/Ni的市場份額將縮小。鋰離子市場份額將會擴大。

  目前,美國通用公司斥資加入開發磷酸系的鋰離子2次電池的A123 systems公司,共同開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用鋰離子2次電池。

  由于動能、成本及安全因素,鋰離子電池成為電動汽車的必然選擇。1。鎳氫電池重量比能量:50~80Wh/Kg,取值60Wh/Kg,而鋰離子電池重量比能量:100~200Wh/Kg,取值100Wh/Kg,具有高重量比能量。2。在目前材料價格下,1KWh鎳氫電池的正負極材料費用要稍高于1KWh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費用。鎳氫電池正負極材料費用與金屬鎳價格強烈相關,而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可供選擇的方案很多,相應費用也相差懸殊,具有極大的講價空間。3。為解決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問題,電池材料界除在正極材料方面不斷努力外,在電解液阻燃、隔膜耐熱性能提高和新的負極材料等方面也獲得了重大進展。另外,充電態的鎳氫電池在一定溫度下,已儲氫的合金粉會釋放出氫氣。當電池足夠大時,合金粉釋放出的氫氣帶來的安全問題將是致命的!

    由于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和充足的資源保證,因此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領域將更為廣闊:大型儲能電站;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系統及家用小型能源保障系統都將成為其應用領域。

  稀土行業

    分析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的,通常把鑭、鈰、鐠、釹、钷、釤、銪稱為輕稀土或鈰組稀土;把釓、鋱、鏑、鈥、鉺、銩、鐿、镥釔稱為重稀土或釔組稀土。根據稀土元素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劃分成三組,即輕稀土組為鑭、鈰、鐠、釹、钷;中稀土組為釤、銪、釓、鋱、鏑;重稀土組為鈥、鉺、銩、鐿、镥、釔。

  應用稀土可生產熒光材料、稀土金屬氫化物電池材料、電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導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儲材料、光導纖維材料等。稀土在中國的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的13個領域40多個行業,稀土金屬已廣泛應用于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

  全球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前獨聯體(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另外南非、加拿大、埃及、馬拉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蒙古、朝鮮、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挪威、格陵蘭、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埃及等國家和地區也發現有少量的稀土儲量。全球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獨聯體、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我國符合開采和生產方法所要求的基礎儲量占世界的57%,可經濟開采和生產的儲量占世界的31%,是當之無愧的稀土大國。美國礦務部于1998年的統計顯示,當年中國的稀土資源占全球稀土資源的80%左右,具有絕對的資源優勢。但是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稀土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目前僅擁有占全球儲量的近57%左右,甚至還要更低。

  圍繞稀土資源,全國己形成“三大基地、兩大體系”的稀土產業格局。三大基地是:一、以包頭混合型稀土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產基地,分離能力約8萬噸;二、以江西等南方七省的離子型稀土礦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分離能力約7萬噸;三、以四川冕寧氟碳缽為原料的氟碳鈰礦生產基地,分離能力約3萬噸。兩大體系是指:一、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工藝體系,主要產品有稀土精礦、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屬、各種單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拋光粉、永磁材料、貯氫合金等外延產品;二、以中重稀土為主的南方工藝體系,主要產品是各種高純單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屬富集物,混合金屬、合金,永磁材料、發光材料、磁光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等外延產品。

  目前全國輕稀土采礦生產能力高達22萬噸(含50%REO),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開采能力6萬噸。包頭礦以露采方式開采,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四川礦的開發包頭礦的用量減少,使得目前包頭混合型稀土礦的實際回收利用的稀土還不足開采量的10%,另外的90%以上的稀土資源進入尾礦庫保護性堆存,堆存量已經超過千萬噸(REO)。包頭礦的實際回收率目前也不到50%。四川礦采用井、露采方式開采。四川礦開發主要存在無規劃亂采濫挖造成了采富棄貧、漏采壓礦等嚴重的破壞資源浪費資源問題,同時嚴重的亂采濫挖給這個礦未來有計劃的大規模深部開采帶來了極度的困難。

  稀土的冶煉包括濕法冶煉及火法冶煉。無論是包頭白云鄂博、四川冕寧、南方離子型稀土的濕法冶煉(稀土分離)

  技術,在全球均處于領先水平。而稀土的火法冶煉能夠工業化生產除钷以外的16種單一稀土金屬及相應的合金。但存在的問題;1、廠家過多,產能過大,產品趨同;2、高能耗及污染問題尚未解決;3、裝備水平總體上比較落后。

  中、日、美三國已成為全球稀土消費的主要驅動力。中國、日本、美國稀土總消費占世界稀土消費的比例已由2002年的53%大幅上升到2007年的85%以上。其中,中國是稀土消費大國,稀土消費量占世界稀土消費量的比重由2000-2007年該比值已由24%上升至56%,稀土消費上升了5.06萬噸,上漲了約330%。消費增速也較快,復合增長率為20.86%。

  稀土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1)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目前我國稀土企業規模仍然偏小,絕大多數為小型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尚未形成具有顯著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2)

  產品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目前我國稀土產業中心上游產品占65%以上,而且產品比較趨同,仍屬原料型產業,產業鏈延伸還不夠,以產品為紐帶的協作配套體系還沒形成,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大。(3)稀土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還需強化。突出表現在對高純稀土產品、新型功能材料、應用產品及元器件等方面的自主創新及開發應用程度較低,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支撐,影響企業競爭的實力和持續發展的后勁。(4)企業自我發展能力差。單體規模小的中小型企業居多,自身積累有限,自我擴張能力脆弱,缺少有效的金融扶持,后續發展資金投入不足,企業難以做強做大。(5)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我國稀土礦中含有的其他有價元素未回收開發,稀土產品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且,我國稀土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污染比較嚴重,成為制約我國稀土產業持續發展的緊迫問題。

  未來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趨勢在于:1、中國將繼續強化對稀土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2、世界稀土供給格局調整將進一步深化;3、世界稀土消費仍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4、世界稀土產品價格變動將逐步趨緩。

  銻行業分析

    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受金融危機影響,銻價還是大幅下滑。然而到7月份,銻價開始明顯而快速的上漲,國內價格接近了歷史最高點。

  我國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2007年總保有儲量278萬噸,占世界的40%,占居世界首位。工業儲量約占世界的66%。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的礦區共117處,分布于18個省(區),但儲量相對集中。從大區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南區,其次是西南區,西北區,華東、東北、華北的銻礦很少。比較著名的銻礦山有湖南錫礦山、桃江板溪、新邵龍山、沅陵沃溪等銻礦,云南木利銻礦、廣西大廠、甘肅崖灣、陜西旬陽公館汞銻礦等。我國銻礦床主要賦存于泥盆系,其圍巖多種多樣,但以碳酸巖為主,占全國銻礦床總數的29%,占探明儲量的64%;其次是淺變質巖類,主要為板巖,占全國銻礦床總數的25%,占探明儲量的20%;還有硅質巖及砂巖類,主要是砂巖,占銻礦床總數的13%。

  我國銻礦資源絕大部分已經得到開發利用,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的銻礦區雖有49處,其保有儲量僅為60.46萬t,占全國儲量的25.32%;其中可供利用的45處,保有儲量59.46萬t,但這些銻礦均屬中小型,并且這些銻礦目前絕大部分已被民采或被地方所開發。至今暫難利用的銻礦區有4處,保有儲量1.18萬t,占全國儲量的0.49%,難以利用的原因是:礦石品位低,成分復雜,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工作程度不夠等。

  銻的冶煉方法有火法和濕法兩種。濕法煉銻主要包括銻的浸出和電積兩個工序。電解法得到的陰極銻質量好,雜質少,通過熔融去掉粘附的鈉鹽浮渣后含銻可達99.6%以上,并容易精煉成一級品。我國銻的冶金以火法冶金為主,生產規模較小,技術較落后。

  目前生產原生銻的國家主要是中國,年產量占世界原生銻量的70%以上。除我國外,玻利維利亞、南非、俄羅斯等國也生產一定量的原生銻。美國和亞洲的日本、韓國,歐洲的比利時是高純氧化銻等后續深加工產品的重要生產國,主要以精銻為原料,生產高附加值的銻深中產品。

  我國銻礦資源和銻品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湖南、廣西、貴州和云南等4個省(區)。甘肅省銻資源較多,但開發規模較小;廣東銻品生產能力較大,但銻資源不多,主要為銻品加工業。國內在生產銻方面較大型的企業有錫礦山閃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辰州礦業有限公司、柳州華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木利銻業有限公司等。全國目前精銻(1#,2#)冶煉能力約為18萬噸。氧化銻生產能力約為13萬噸。

  消費方面,銻主要用以制作鉛酸蓄電池、耐磨合金、印刷活字,各種鉛銻合金管材和板材、搪瓷和陶瓷釉料、槍彈、煙花爆竹、火柴及焊料等的原料。隨高分子材料的快速發展,材料阻燃技術和方法研究和開發,改變了銻品消費結構,使當今消耗銻品的主要領域由原來的銻合金變成了銻的氧化物;據統計,在發達國家和地區,銻在各行業中的消費比例大致是:阻燃劑70%;鉛酸蓄電池10%;化工10%;搪瓷和玻璃4%;其它6%。美國,日本都是世界耗銻大國,其中對銻的需求量占世界總需求量的30%-35%,主要用于制備阻燃劑。我國銻品的需求,目前仍以精銻及其它初級銻品為主,深加工銻品的市場容量還不大,年消費總量只有2000噸左右。從2003年開始,國內阻燃劑消費量急劇上升,增加的市場份額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電子電器和汽車市場。目前汽車塑料配件在汽車總重量份額中的比例已經達到10%左右,特別是汽車塑料內飾件,一般都要求阻燃,這兩個領域占阻燃劑消耗量的80%以上。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對鉛酸蓄電池的需求逐年增加,這也促進我國對銻的需求
上一篇: 混合動力的未來 下一篇:  鉛酸蓄電池產業深陷內憂外患窘境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