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出行,純電動成趨勢
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經濟時代的寵兒——在低碳經濟盛行和油價高起的背景下,尋求新技術替代傳統內燃機技術似乎是必然選擇。在本次高交會上,新能源汽車尤為矚目。各種集低碳經濟概念于一身的新能源、節能、環保車型集體亮相,從專用警車,到普通的民用車,從純電動車,到混合動力車,知名的汽車企業都帶來了各自研發的新能源汽車,但其中最受青睞的還是純電動車。
據了解,純電動車受青睞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純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的最終方向,現階段的整個汽車行業正在從汽油機驅動和柴油[綜述圖片論壇]機驅動這兩種啟動方式,正在逐步在向混和動力技術過度,其中在挖掘原油內燃機的前提下混合機動力技術已經成熟。而下一個階段我們國家在汽車能源發展上,正在逐步朝著可充電式的混合動力發展,最終過度發展到純電動汽車的電動化這種節能環保的汽車生產和消費模式上。
二是中國新能源業正在進行高水平的研發,中國純電動車具有世界領先的水平,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和實際運用,自始至終得到了上至國家和市政府的領導,下至普通市民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自863計劃實施以來,國家各部門領導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取得了長足發展,其中為本次高交會提供純電動服務用車的安凱客車,就是國內最早開發新能源的客車之一,其新能源產品在上海、北京、大連、合肥等地商業運營和示范運營,今年在中國大連舉行的達沃斯論壇,安凱公司的15輛汽車在現場使用,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到目前為止,安凱新能源客車的運營里程[綜述圖片論壇]最高已超過12萬公里,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特別是今年10月份在比利時車展上,安凱純電動客車成為整個車展上的唯一一款純電動客車,給整個展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國際上多家媒體對安凱持高度關注,中國純電動車站到了世界汽車的最前沿。
綠色交通,公共交通先行一步
如果說純電動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那公共交通則是新能源車應用的先驅。在汽車與環境問題上,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大,空氣流動相對比較差,空氣污染的治理相對麻煩,而城市交通工作為燃油消耗大戶,城市公共交通在交通工具所占的比重相當大,因此,城市老百姓對對節能、環保型公共交通期待日益加劇,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修路”模式已不可持續,中國交通運輸業必須科學性、系統性地思考結構合理配置問題,走一條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節能減排的低碳交通新體系。在這方面也為推廣節能環保新能源公共交通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遇。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按照公交優先的原則,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在今年聯合啟動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程,確定了上海、北京、大連等13各城市在公交、出租、團體通勤、有證、電力等行業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要求多2012年底前要達到不低于6萬輛的推廣范圍。對試點城市購置混合動力汽車、陳電動汽車核燃料電池等節能與新嫩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
同時,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國內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的肯定和積極響應,本次高交會合作伙伴之一的安徽安凱客車公司董事長王江安表示,加快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從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領域著手,讓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安全軟著陸,也就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百姓化。中國城市公共交通車輛以新能源車輛為主,作為主要的運輸工具,無疑將社會關注的綠色低碳話題轉變到百姓生活中的運用和感受,社會需要新能源汽車,百姓也在體驗著新能源汽車,這種催化效果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社會化、市場化、百姓化的最直接方法。
綠色產業,將走向正軌
新能源是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國際戰略的制高點,因此,國家在新能源產業方面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扶助,而這種扶助一方面確實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產能“過剩”局面,為此,在深圳舉辦的第11屆高交會“深圳可再生能源技術與投資國際研討會”和“中國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辦公室執行主任周鳳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分別就新能源產能問題闡述了各自的看法。
在17日上午舉辦的“深圳可再生能源技術與投資國際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在接受專訪時稱,國務院已經開始進行為期10天的針對新能源產業的第二次摸底調查,此次調查從本月16日開始,25日結束;上次摸底調查是重點調查,而這次則是到各省進行普查,以了解具體的產能產量。他表示,可再生能源行業是新興產業,國家應該大力支持其發展,但支持其科研和技術進步可能更重于支持產能擴大。
周鳳起表示,目前的供過于求當然是結構性的供過于求,是暫時的供過于求,但若不能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調整,就將面臨挑戰,會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大好形勢產生影響,因此積極地進行調整非常必要。
而作為目前進入國家公告目錄最多的安凱客車,也表示了相同的觀點,安凱董事長王江安表示:政府的約束力度、支持強度能夠強化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深度,中國政府的整個政策約束力、推進力是非常強大的,增加政府的約束力度是非常重要。盡管各級政府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是我們認為如果在公共產品領域增加政策的約束程度,比如碳排放指標來考核,這就更加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我們現在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更多是強調對這個行業發展的支持,適度的增加它的約束,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是有幫助的。
不難看出,未來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在政府扶持與約束的合力下,將形成促進產能提升,加快市場推廣速度的良性循環,新能源汽車將進入產業快速發展的正軌。
綠色科技,開啟海外契機
2008年全球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出口受阻,國內能源市場受到沖擊,然而也給新能源發展帶來契機。
眾所周知,全球很多能源來源都是來自燃燒礦物質的能源,這些都會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對于環境是有影響的,而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極端天氣、海嘯、地震、溫室效應等自然災害頻發的高度重視,如果不解決能源問題,達到可持續的發展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現在對于所有國家的能源行業來說,都面臨著挑戰。
毫無疑問,清潔的新能源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這也將成為國際重要的趨勢,各國紛紛出臺各項政策,加大對低碳經濟的支持力度,這無疑為低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機遇。新能源廣闊的發展前景受到國際資本、風險投資等社會各方面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可以預測,環保與能源的雙重壓力必然催生出新能源的新發展機遇,新能源綠色科技,將成為開啟海外市場的新契機。
朝著世界科技第一展的目標,高交會已經憑借綠色科技悄然上路。而在高交會日益成熟的背后,記錄的不僅是一個會展的成長過程、更是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軌跡以及一個國家的自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