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己實名賬戶、配偶及女兒股票賬戶進行內幕交易,這種“低級”手法目前已不多見,更有甚者以股票虧損并受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作為結局,這種“壞運氣”就發生了在呂道斌身上。兩年前,多晶硅價格是目前的10倍,川投能源、天威保變、樂山電力、岷江水電等公司對多晶硅項目的追逐,引發了岷江水電董事長呂道斌等內幕信息知情人違規買賣股票的“窩”案。而這也使得呂道斌最終丟了工作,賠了錢,做了件“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生意。2009年09月證監會的一紙公告,也使得這一案件,大白于天下。
在目前,違法收益和違法成本之間的嚴重失衡,甚至出現像上述這樣赤裸裸的是內幕交易。在打擊內幕交易方面,完善立法的同時更需嚴刑峻法。而要將更多內幕交易行為置于法律的嚴懲之下,還有賴于在中國建立起類似美國的“全民介入”的監督體系。 還股民一個明凈的市場天空!
【背景】瘋狂的多晶硅暴利刺激導致膨脹
自2005年以來,受西班牙、德國等歐美國家的太陽能電池優惠政策的刺激,海外太陽能電池需求呈爆炸式增長,從而導致全球性多晶硅原料缺乏,多晶硅價格出現暴漲,每公斤價格超過400美元,2008年最高時甚至達到500美元/公斤。2005年12月,靠進軍歐美光伏市場并發展壯大的無錫尚德太陽能,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募集了4億美元,快速獲得巨大財富的效應讓中國企業紛紛投身于光伏產業,其后兩年內阿特斯、賽維LDK、天威英利等10余家企業先后登陸海外資本市場。
而在2005年,中國多晶硅總產量僅60噸,2006年也只有287噸。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的出現使得市場需求缺口達數萬噸。緊缺的產品立刻遭到了太陽能光伏企業的搶購,價格的飆升更是吸引了企業狂熱投資多晶硅產業。2006年,由亞洲硅業和青海新能源集團共同出資,在西寧東川工業園開工建設年產1000噸多晶硅生產線,隨后,南玻集團5000噸多晶硅項目、江蘇大全6000噸項目、通威集團1萬噸項目、愛信硅科技1萬噸項目、亞洲硅業6000噸項目、大陸產業投資集團1萬8000噸項目等紛紛上馬。
2008年,多晶硅更是在中國上演了一出財富神話,一箱30公斤多晶硅售價竟高達10萬元,利潤在10倍以上,很多企業靠投資多晶硅大幅盈利。比如,2007年11月入主新光硅業的川投能源,2008年新光硅業為其貢獻了3.14億元利潤,占川投能源全部凈利潤的82.38%,遠超過川投能源自身的主營業務。巨額利潤吸引了很多其他行業的公司,懷揣巨額資金或使勁渾身解數向銀行貸款進入了多晶硅這個陌生的行業。
【緣起】合資公司準備投入新產業
就這樣,在2007年,成本只要50-70美元的多晶硅,全年價格保持在每公斤300美元以上,并在年底炒到了近500美元,利潤高達800%。正是市場追捧多晶硅,新光硅業將新建兩個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的計劃引起了各股東的爭奪。
新光硅業成立于2001年,第一大股東川投集團持股38.9%,天威保變35.7%,四川啟明星控股公司23.34%,樂山嘉能電力1.3%,樂山電力0.8%,后面幾個股東同屬四川省電力公司。最初的計劃是川投集團和天威保變各控股一個項目。然而,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新光硅業其他股東對于川投集團持有的股權具有優先購買權,沒有其他股東的同意,川投集團沒法將持有的新光硅業股權注入到川投能源。
2007年11月19日,各股東在新光硅業股東會的預備會上討論兩個項目的投資問題,未達成共識。在11月20日繼續召開的預備會上,川投集團讓步,樂山項目由樂山電力和天威保變分別出資,股權比例分別是51%和49%;新津項目由天威保變、川投能源和岷江水電分別出資,天威保變控股占51%,川投能源和岷江水電各占35%和14%。2007年11月28日,上述公司披露了投資多晶硅項目的報告。
【操縱】一邊開會討論項目一邊搶先買入
經證監會查實,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濟師兼岷江水電董事長呂道斌于2007年夏天(7-9月)知悉樂山電力將能夠參與投資多晶硅項目。樂山電力與岷江水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為四川電力。呂道斌是四川電力副總經濟師,經常和四川電力的法定代表人朱長林、副總經理何源森會面,因此熟悉他們對樂山電力投資多晶硅項目的想法和意見。
經查,呂道斌在自己的賬戶中買賣“樂山電力”股票:2007年9月14日至11月8日累計買入185,000股,2008年1月14日至2月1日累計賣出35,000股,截至2008年8月22日持股市值為560,800元,通過買賣該股虧損661,984.08元。呂道斌在其配偶賬戶中買賣“樂山電力”股票:2007年9月26日買入25,000股,10月15日賣出25,000股,10月24日買入38,000股,2008年2月20日賣出,盈利103,974.66元。呂道斌還在其女兒賬戶中買賣“樂山電力”股票:2007年9月14日至11月8日累計買入174,000股,截至2008年8月22日全部賣出并盈利285,907.12元。也就是說,經過一翻折騰,呂共計虧損近38萬元。利用內幕信息違規買賣股票的不只呂道斌一人,還包括川投集團副總經理劉曉楊、計劃部經理薛東兵、工業部副經理段躍鋼,新光硅業董事會辦公室秘書張瑜婷。
薛東兵作為川投集團計劃部經理參加了新光硅業第十四次股東會會議,屬于內幕信息知情人員。他知悉樂山電力將控股樂山項目后,于2007年11月20日10:50-10:55買入“樂山電力”股票10,300股,12月7日、12月14日共計買入6,100股;2007年12月14日、2008年1月10日全部賣出,截至2008年8月22日全部賣出該股,2007年11月20日買入的“樂山電力”股票盈利25,715.46元。
劉曉楊是川投集團副總經理,2007年11月21日上午川投集團召開第18次總經理辦公會和臨時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川投集團將持有的新光硅業38.9%的股權協議轉讓給川投能源的議案,并通報了新光硅業第十四次股東會結果,即樂山和新津兩個多晶硅項目的各方出資比例。劉曉楊承認在2007年11月21日早上9點上班集團通知開會時就知道會議的內容,之后他在2007年11月21日上午9:26買入“樂山電力”股票2,600股,每股成交價格11.47元,12月20日賣出2,600股,每股成交價格14.09元,盈利6,612.63元。
段躍鋼是川投集團工業部副經理,其所在部門對口管理新光硅業,段躍鋼具體負責溝通、聯系聯絡和協調多晶硅項目。段躍鋼在11月19日前了解到樂山電力有可能參與多晶硅項目,并且樂山電力的實際控制人四川電力的領導對樂山電力參與此項目持支持態度。他在2007年11月19日13:32買入“樂山電力”股票300股,每股成交價格10.5元,12月7日賣出300股,每股成交價格14.45元,盈利1,165.53元。
【揭秘】赤裸裸的內幕交易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呂道斌內幕交易案調查過程中,呂承認其配偶和女兒的賬戶主要由他操作,樂山電力是他用辦公室電話下指令買的,但其對買賣該股票的原因卻一直辯稱,“原因是樂山電力總股本小,流通比例不大,四川電力控股樂山電力后,發展空間大。”而不是因為知悉了“樂山電力將參與多晶硅項目”這一內幕信息。
也就是說,在此案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證明呂知悉內幕信息,并利用內幕信息買賣樂山電力股票。
岷江水電董事長如何知悉樂山電力將參與建設多晶硅項目?事情要從四川電力與川投集團的博弈說起。
按照川投集團的預想,在11月20日的股東會上有兩項議題,一是確定下多晶硅項目的參與股東及持股比例,即“天威保變控一個、川投集團控一個”;二是將其持有的38.9%新光硅業股權注入到川投能源。
實際上,在之前的19日,相關各方就召開過預備會,以決定兩個多晶硅項目的參控股股東,第二天走個程序即可。然而會議開至當天晚上仍未達成一致意見,原因是會議上樂山電力也要爭取控股權,“非常強勢”。
至20日上午,繼續開預備會,此時川投集團讓步,不再堅持控一個多晶硅項目,即由樂山電力控股其中一個。
“此時四川電力又提出,能不能再分一點股權給岷江水電,岷江水電不是新光硅業的股東,此時川投集團繼續讓步,把新津項目的14%股權剝出讓給岷江水電。”一位知悉當時情形的人士說。
至此,原本主導此事的川投集團不但沒能控股多晶硅項目,反而出讓了另一個項目的部分股權,其主要原因在于四川電力掌握著足夠的談判“籌碼”。
對于川投能源這一發電企業而言,發出的電要用四川電力的電網才能賣出去,這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制約因素,“起決定性作用”。
“多晶硅項目也要大量用到電,如果四川電力在資源方面不給支持的話,將來項目建成也會有一些影響。”前述知悉內情人士說。
與此同時,川投集團要把新光硅業股權注入到川投能源里去,對此,《公司法》有明文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其中一個股東在對外轉讓股份時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擁有優先受讓權。
也就是說,新光硅業的股東中,樂山電力和同是四川電力下屬的啟明星,如果不同意川投集團將股權轉給別人,或者優先受讓,則川投集團將新光硅業的股權注入川投能源是做不成的。
“正是擁有這些談判籌碼的情況下,四川電力做了大量準備。導致在19號預備會時讓川投集團讓步,第二天進一步讓步,岷江水電參與。”前述調查人員說。
至此,四川電力控股的兩個上市公司——樂山電力、岷江水電同時分得一杯羹。
知悉內幕信息
呂除了是岷江水電的董事長,同時還在四川電力任職。
四川電力給證監會出具的情況說明,按四川電力干部管理相關規定,呂道斌任該公司的副總經濟師,負責管理岷江水電工作,屬于四川電力中層干部。
但稽查人員獲得的信息顯示,呂在任岷江水電董事長之前,做過十年四川電力辦公室主任,其有權參加四川電力總經理辦公會議,地位在中層干部之上,實質上是四川電力的高管。
“(呂)在領導周圍轉來轉去,很了解領導意向,又(對多晶硅項目)很感興趣,經常一起吃飯,熟知省電力的態度,是支持樂山電力和岷江水電參與。”一位接近呂道斌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顯然,呂非常了解四川電力擁有什么樣的籌碼去談判,而四川電力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本來由川投集團主導的多晶硅項目投資權。這將決定多晶硅項目有多大可能性由樂山電力參與并控股。
稽查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6、7月份,呂道斌就已經知道多晶硅項目的籌備,并很看好。其向四川電力相關領導表示希望岷江水電能參與甚至控股多晶硅項目,該相關領導表示“支持樂山電力和岷江水電參與”。
實際上,2007年多晶硅項目在市場上是非常“熱鬧”的投資主題,國際市場的價格達到500多美元一公斤,參與此項目對上市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這也是四川電力下屬的樂山電力和岷江水電對該項目熱衷的原因。
“所以(呂)買賣股票的時間比較早,其他人是在開(股東)會前后,他很早就開始潛伏了,(覺得)有把握,其判斷覺得到最后這個東西就是我的囊中之物。”前述稽查人員說。
呂道斌的第一筆買入樂山電力股票是在2007年9月14日。
證監會于2009年6月22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認定呂道斌買賣樂山電力股票行為為內幕交易,責令其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樂山電力股票,并處以3萬元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處罰書送達不久,四川電力紀委即到證監會“拿一部分材料以后回去立案”,據相關知情人士介紹,后續可能根據黨政領導干部禁止參與內幕交易的相關規定,對呂作出組織處理,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結局】
經過多方博弈,樂山電力控股樂山多晶硅項目。而呂較早知悉此信息并買賣樂山電力股票。交易所在監控中發現股價異動而報證監會稽查局,最終立案查處。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