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多晶硅 過剩的只是低端產能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日期:2009-12-1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做好“金太陽”示范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將安排294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初步測算工程總投資近200億元。

“這項舉措將會拉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促進多晶硅應用。”一家多晶硅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過,我們現在很矛盾,因為關于‘多晶硅產能過剩’的問題令企業決策者非常撓頭。”

這位負責人道出了該企業正在“十字路口”彷徨的現狀。實際上,搖擺不定的不僅是個別多晶硅企業,整個行業都在為“多晶硅產能是否過剩”而大傷腦筋。

“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

多晶硅,這個原本主要用作電子芯片領域的原材料,因為搭上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快車,從而成為各地爭搶的“香餑餑”。

短短3年間,多晶硅的價格由最初30美元/公斤,暴漲至2008年的最高400美元/公斤。由于大型多晶硅生產企業已經可以將成本控制在35美元/公斤,并有望在2010年達到25美元/公斤的國際水平,即便現在再跌落至60美元/公斤,其中的利潤仍相當可觀。這也是各地企業爭相上馬多晶硅項目的理由。

“此外,由于多晶硅項目實行備案制度,產業門檻較低,只要通過地方的環評、工藝等審批手續就可以上馬。”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相關人士介紹。因此,我國目前數十個城市都在打造光伏產業園,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億元級光伏、多晶硅產業園的目標。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到2009年6月底,我國已有19家企業的多晶硅項目投產,產能達到3萬噸/年,另有多家企業在建、擴建多晶硅項目,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而2008年我國多晶硅的總需求量才1.7萬噸。這些產能若全能實現,將超過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

一些媒體披露的數據更是驚人。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立項的多晶硅項目超過50個,投資規模超過1300億元,投產后總產能將超過23萬噸。這些數據披露后,關于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話題,在業內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隨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在《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中指出,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非常嚴重;9月29日將多晶硅列入《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嚴控產業投資的榜單。

產能是否真的過剩?

自從《意見》發布以來,關于多晶硅過熱的問題引發了更大的爭論。有關部委、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多晶硅生產企業都提出了不同意見。

如果按照規劃產能的數字總體計算,整個多晶硅產能過剩確定無疑。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江游分析,目前國內多晶硅行業有20多家企業進入,如果按預測明年全球光伏電池需求量為1200萬千瓦計算,對應多晶硅供應量為7萬-8萬噸。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的數據,我國多晶硅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這樣計算,我國多晶硅總體規劃產能會有部分過剩。

“不過我們不能僅算數字賬,而是要看企業實際需要和目前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無錫尚德一位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可以將目前已知的多晶硅生產能力分為企業的實際產量、生產能力、對外公布但一直未能建成的產能,這樣才能清晰地了解產能是否過剩。比如,一直號稱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太陽能光伏企業江西賽維LDK,2007年6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就宣稱將形成1.5萬噸多晶硅生產規模,不過直到現在尚未完成。

“在建項目可能會因為規模、成本等問題停產,計劃產能也會因為市場供需關系而變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兼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表示。預計今年國內多晶硅的實際產能只有1.4萬噸,還是供小于求。從這個角度看,產能過剩的說法并不準確。明年10萬噸產能規劃中,有相當一部分會因為資金問題、市場需求、成本問題而擱淺。

科技部在近期的一份內部報告中也對新能源產業(包括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表示了質疑。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的報告認為,“產能過剩”的判斷有失公允。科技部調研的結果顯示,媒體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規劃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目前的狀況為“帶有產業培育階段性特征”的過剩。隨著產業不斷成熟,這種“虛熱”的癥狀會慢慢退去,不宜人為強力“退燒”。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從產能結構方面提出了對產能過剩的看法。“所謂過剩,其實并非是絕對產能過剩,而是低端產能、低效產能、低劣產能的過剩。”無錫尚德總裁助理劉志波說。而高端、優質的多晶硅目前仍然供不應求,工藝先進、質量優異的高端多晶硅產業缺口仍需要企業去填補。

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為4000噸左右,今年有望達到1.5萬噸。然而,在自給率從約20%提升至50%的同時,今年多晶硅進口卻大幅度攀升。

以天津海關統計的數據為例,今年1-9月,天津口岸進口多晶硅1955噸,價值1.9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8.8%和78.5%。而來自江蘇省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該省2/3的光伏企業需要依靠外省或從國外進口多晶硅,無錫尚德集團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原料進口占比高達90%。

世界光伏市場的復蘇沒有達到50%以上的增速,進口如此多的多晶硅,一方面說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一方面則體現了國內大部分企業在技術、成本層面與國際廠商的差距。

調整結構是關

“從宏觀上看,我國的新能源產業不是過剩,而是企業盲目跟風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分析說。目前全國有近20個省出臺了新能源產業促進政策,10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多晶硅制造企業達50個,規劃產能達20多萬噸,已經超過專家預計的全球產量。如果不把這些泡沫擠出去,會嚴重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袁桐表示,我國多晶硅規模化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生產裝置的實際生產能力都未達到設計產能,生產工藝成熟度和穩定性差。與此同時,我國在節能降耗、環保安全、綜合利用、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國際光伏市場逐漸提升電池組件的準入條件,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已從17.2%提高至18.5%,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明顯不足。“因此,我們現在要加大對多晶硅企業的技術提升和技術創新投入,關注提質降耗、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問題,實現我國多晶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袁桐強調。

“現在我們的政策在執行中有點走樣。”一位企業高管表示,光伏行業為新興產業,行業初始投資較為浮躁,《意見》明確了產業門檻、技術及環保標準,為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本應有保有壓的政策,執行起來被有些地方或具體部門搞‘一刀切’,結果多晶硅企業一個多月來都不敢動作,不僅一些企業技術高端、單線5000噸以上的多晶硅項目被擱置,而且利用技術改造提升產能的項目也沒被核準。”

在人們印象中,多晶硅生產高耗能、高污染。之所以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是因為監管不力造成的。李俊峰認為,要摘掉這頂帽子,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提高轉換效率,提高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的回收利用率;引導、支持多晶硅企業以多種方式實現多晶硅—電廠—化工聯營,支持節能環保太陽能級多晶硅的技術開發,降低生產成本。

11月12日,2009年多晶硅政府與市場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根據會議傳遞的信息,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即將展開對多晶硅行業的第二輪摸底。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有關人士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國家發改委進行新一輪的調研內容,主要看產能是否過剩、如何定義過剩,此次調研的范圍更廣、涵蓋的企業也更多。

行業內人士預計,第二輪調研所得出的情況,將會成為多晶硅投資列入產業投資指導目錄的重要依據。調研之后,技術更先進、具有閉環裝置、單線產能在5000噸以上的投資項目或會放開。

據了解,第二輪調研的內容應該會更加細化。地方政府層面,將會細化到籌建工作進度、是否開工及開工進度等內容;下游企業則主要看電池和組件行業對多晶硅是否過剩的態度,摸底他們的用量情況及對市場需求的看法。

 

上一篇: 市場分析:新能源電池市場逐步回暖 下一篇:  上海微系統所舉行高效太陽能電池學術報告會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