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光電轉換率決定誰將成為王者(一)
來源:和訊網 日期:2009-11-16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2009年9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表示,爭取到2020年使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

這一目標數字已被寫進《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草案)》(下稱“《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發電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1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在2011年、2020年將分別達到200萬千瓦和2000萬千瓦。

而2007年9月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太陽能產業10年后的裝機規模目標設定為180萬千瓦,按照新的《規劃》目標,意味著太陽能發電2020年裝機目標將比兩年前的計劃提高9倍多!

據悉,目前《規劃》已經出臺,只是在等合適的時機公布;蛟S,將于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可能成為《規劃》正式公布的一個契機。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方將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決定地球將來的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全球192個國家的首腦將會出席,并決定下一輪全球減排協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資金及技術的轉移機制、保護森林機制的組成及完善清潔發展機制等。業界預期,作為談判籌碼的節能減排相關政策措施將會在第四季度密集推出,而太陽能發電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之一。

太陽能產業在過去的十年里增長了40倍。由于日漸減少的化石能源不僅無法滿足人類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帶來了全球變暖的惡劣后果,并且其世界范圍內的供需不平衡已經影響到了國家安全和日常生活。太陽能以其無污染、取之不盡的來源及無處不在的特點,成為替代能源重要組成部分。

在能源交替的歷史時期,隨著太陽能技術的發展、規模效應的顯現和產業鏈的不斷優化,太陽能的成本將不斷降低。與此同時,傳統能源的供不應求使其價格不斷攀升。這就必然存在一個臨界點,當太陽能價格與傳統能源一樣便宜,不再需要政府支持,就能夠持續高速發展時,市場需求將呈跨數量級式增長。

相對于未來的龐大需求,目前市場擔憂的產能過剩問題或只是短期現象——光伏產業成本的下降,再加上政府補貼驅動,中國的光伏發電企業正處在發展機遇期。

光伏發電的主要實現路徑包括一代晶硅、二代薄膜、三代多結聚光等技術,每一代技術下又各有分支,紛繁復雜。各種光伏發電技術的投資風險、收益如何?成本、轉換率怎樣?哪種技術才是未來最具前景的?在技術不成熟時期,一切嘗試和投資決策都是有風險的。

我們試圖尋找這個新興行業中可能成就偉大的企業,通過對該產業長時間的研究,擁有差異化技術及全產業鏈布局優勢的企業有望最終勝出。而考慮到各種技術的成本均有大幅下降空間,且隨成本下降其對總成本影響邊際效應減弱,不如通過提高轉換率技術的杠桿效應大,各種技術的轉換率將在未來成為主要的競爭因素,晶硅及薄膜電池技術有較高轉換率提升空間的企業將成為“王者”。

尚德電力:技術提升是根本

2008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6.85GW(1GW=100萬千瓦),來自中國及中國臺灣地區的產量占44%,其中,晶硅電池仍然占據著光伏市場的主導地位。

相對于薄膜電池,晶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高,而且硅片厚度在不斷降低,這對太陽能電池成本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無錫尚德電力(STP)是以晶硅路徑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龍頭企業,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后,尚德電力已形成了從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發電系統和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的產業鏈條。

尚德電力的發展速度在行業內具有代表性,在不到7年的時間,該公司從2002年9月第一條10兆瓦光伏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到目前已形成1000MW(兆瓦,1MW=1000千瓦)/年太陽電池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光伏發電企業前三強。

尚德電力技術副總張光春向《證券市場周刊》透露,目前公司在產能方面暫無擴張計劃,希望看到市場好轉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2009年,我們的目標是銷售600-700MW的太陽能組件。”

尚德電力以晶體硅電池片及組件為主,兩類產品占公司營業收入90%以上。2008年電池組件銷售為459.4MW,電池片銷售35MW,電池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

2009年3月,尚德電力光電轉換率分別為19%和17%的單晶和多晶光伏電池在其PLUTO(冥王星)生產線上順利產出。該技術將尚德電力多晶硅電池組件的轉換率提高了兩個百分點,使其相應產品成本降低10個百分點。

張光春表示,“這一轉換率已經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很多,在接下來的1-2年內,尚德電力有能力把單晶硅電池轉換率提高到20%以上。”有分析師預估,2009年冥王星電池產能將達300MW。

尚德電力并不滿足僅以多晶硅技術為光伏電池路徑,將目光轉向了二代薄膜電池、三代聚光電池的研發上。張光春透露,公司在非晶硅薄膜電池研發不斷取得進展,目前正在把薄膜生產線擴大到50MW的產能。

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轉換率高達50%的新一代高效電池的研發,張光春表示,“該技術使用了納米技術,目前仍在實驗室里進行研發,可能還需要5年多的時間才能商業化生產。”

張光春認為,最終決定企業市場占有率的是技術,光伏發電技術總是在不斷變化,目前還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技術。未來的光伏發電市場是可以容納一系列技術應用的。不過,張光春認為晶硅電池將繼續作為主導技術而存在,但薄膜技術有其專門適用的領域,比如建筑一體化方面的應用。

對于以稀有材料為基礎的太陽能電池技術路徑,張光春認為是有風險的,“以FirstSolar為例,其技術是碲化鎘,把世界上的碲都用光了能生產多少太陽能組件?這是使用稀有材料的挑戰之一,同時也是我們把重心放在硅材料技術上的原因之一,因為硅材料永遠也用不完。”

對于多晶硅價格暴跌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張光春表示,隨著硅成本從400美元/公斤跌到不足100美元/公斤,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成本也快速下降。“當晶硅成本下降到50美元/公斤的水平時,與所有的薄膜技術相比,晶硅電池路徑都會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多晶硅的規模化生產者能以30美元/公斤,甚至更低的價格生產多晶硅,利潤可想而知。

”即,多晶硅價格還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間,晶硅電池及組件的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多晶硅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高耗能問題,張光春表示,當考慮生產一個太陽能組件所消耗的所有能源時,這個量相當于太陽能組件系統運行不到兩年所產生的能源。尚德電力為客戶提供一個25年的電力輸出質量擔保,因此應該有至少23年的時間,太陽能系統是在提供完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事實上,太陽能組件的壽命可以持續30、40年甚至50年。

對于目前低生產成本的物理法多晶硅的異軍突起,張光春認為,“對所有新產品而言,保持一個世界一流的質量和降低成本同等重要。”

上一篇: 國際SAE成立車用動力電池標準化委員會 下一篇:  日本觀望歐美在零部件領域展開標準化競爭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