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全球電池網 | 供應 | 求購 | 企業 | 招商 | 資訊 | 展會 | 人才 | 電池論壇 | 電池品牌 | 采購中心 | 產品大全
E電通服務 建議
資訊
登錄 注冊會員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光熱發電被看好,三大瓶頸有待解決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日期:2011-6-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光熱發電被重新“評價”

6月1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正式施行。在鼓勵類新增的新能源門類中,太陽能熱發電被放在首要位置。

“過去,我們只注重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對太陽能熱利用,尤其是熱發電和中高溫熱利用,關注不夠。現在是重新給予熱利用應有的評價。”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6月1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事實上,過去認為太陽能熱利用不起眼是很大的誤區。

根據孟憲淦提供的數字,以低溫熱利用,也即太陽能熱水器為例,到2010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累計保有量已達1.68億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一年節約標準煤120公斤計算,總計將節約2000萬噸標準煤,節能減排的貢獻超過風力發電。

“低溫熱利用技術門檻比較低,并且已經市場化。從國際上看,近幾年熱發電發展較快,現在中國也想嘗試高溫熱利用,同時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孟憲淦說,20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提出,到2020年,太陽能熱發電總容量達到20萬千瓦。現在光熱發電還沒有起步,按照保守的規劃,未來還有20萬千瓦的熱發電的市場容量。

有預測稱,如果到2020年我國實現3萬平方公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開發,將能夠解決全國總用電量的30%—35%,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30萬億元。

從實際發展來看,當前,國內光熱發電還處在示范階段,僅有的項目包括延慶1兆瓦太陽能熱發電試驗電站以及鄂爾多斯(600295)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距規劃目標相差較遠。

“國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開始光熱發電的實驗性推廣,而國內直到近年來才開始進入兆瓦級示范階段,市場啟動遠遠落后于國外。在槽式、塔式以及碟式等光熱發電系統方面,國外研發早,技術更為成熟,轉化更為高效,這是目前國內的光熱企業所無法比擬的。”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6月1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與光伏相比,為何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發展明顯滯后?蕭函認為,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造成進入光熱發電的企業和資金比光伏發電少得多。

“光伏發電技術更為成熟,轉化效率更高,而光熱發電技術上不成熟,成本較高,發電成本與上網電價之間有巨大的鴻溝。此外,國外光伏市場帶動了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而全球光熱發電的市場遲遲沒有大規模啟動,造成國內的光熱產業發展乏力。”蕭函說。

三大瓶頸

今年初,作為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招標時曾出現“遇冷”的情況。

蕭函認為,目前國內光熱發電市場尚處于啟動階段,市場規模尚未形成,投資規模大,開發成本高,大多數企業為避免風險,不愿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光伏特許權項目的低價惡性競爭讓很多民營企業叫苦不迭,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他們不愿意參與光熱發電招標。此外,實際競標價遠低于成本價,很多企業難以承受這一價格。

“鄂爾多斯50兆瓦工程投資16億元,這就是說,1千瓦的投資要3萬多元,這樣的投資太貴了。”孟憲淦說。

不僅如此,在他看來,裝置的可靠性如何也是一個問題。“光伏發電的太陽能電池沒有任何轉動的部件,不排放任何有害氣體,工作沒有噪音,也沒有污染,可以不用任何管理而工作25年甚至30年,并已經經過時間的考驗。但是,光熱發電需要有很好的聚光裝置,要時刻跟蹤太陽,把熱量聚集以后傳輸到汽輪機帶動發電機。如果要連續工作25年,難度之大可以想象。目前雖然國際上熱發電比較熱,但它有待時間的考驗。”

據了解,根據聚熱方式的不同,光熱發電的技術路線可分為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爾聚焦4種,其中以槽式發電應用最為廣泛。2009年,在全世界運行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占整個太陽能聚熱發電裝置的88%,占在建項目的97.5%。

孟憲淦說,塔式在國際上已經不怎么做了,然而北京延慶1兆瓦的塔式項目到現在還沒有最后驗收。“中國的熱發電還沒有很好的科研基礎和產業基礎。”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光熱發電面臨的瓶頸主要有三個:一是技術瓶頸。在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核心裝備的技術水平上,中國與國外差距較大,導致國內光熱發電的轉換效率低,阻礙了光熱發電的大規模推廣運用。二是成本瓶頸。能夠大幅度降低光熱發電成本是其能否實現商業化的關鍵,而我國目前光熱發電尚處于啟動期,成本高,投資收益低,導致光熱發電發展緩慢。三是政策瓶頸。光熱發電處于發展初期,成本較高,依賴于政府補貼和政策鼓勵,而中國在這方面尚無完善的補貼政策出臺,無法提高企業投資光熱發電的積極性。

慶幸的是,自鄂爾多斯50兆瓦光熱發電開標之后,國內企業關注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熱度正逐步升溫。德國太陽千年有限公司北京首席代表周立新最近表示:“不僅五大發電集團,甚至是四小發電集團,都在和我們聯系”。

此外,公開報道顯示,包括皇明太陽能、力諾瑞特、中海陽、湘電股份(600416)等企業目前均已加大了對光熱發電領域的投資。

“去年,全世界光伏發電裝機是3900萬千瓦,熱發電已經建成的裝機是70多萬千瓦,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誰占主導。不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歷史還不長,各種技術都在發展之中,哪個最終能夠主導市場,還需要看市場的選擇。”孟憲淦說。

 

上一篇: 我國最大的高倍聚光產業化基地開工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