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陽光光電產業的光伏發電板組
中部地區最大光伏電站
在大蜀山腳下的柏堰科技園里,有兩棟廠房與眾不同,房頂上整齊地擺滿了“黑白格”,這分別是500千瓦、300千瓦的兩個小型太陽能發電站。 500千瓦的電站已并網發電,每年可發60多萬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多噸。這也是我國中部地區建成發電的最大光伏電站。
記者看到,由一個個黑白格組成的光伏板呈一定角度排列。據介紹,平鋪在地上并不是最佳受光角度,什么角度最好要根據所在緯度、太陽照射的角度計算。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可追光的光伏板,不過成本很高。合肥最適合的角度是22度多一點。
能否讓光伏板多發電,太陽強度很重要。合肥每年的光照在1000~1200小時,在全國屬中等偏上水平。除了角度外,光伏板表面干凈也是發電效率高的因素。因此,光伏板每半個月要清掃一次。
成本過高不利于家庭普及
每塊光伏板下都有電線接在一個匯流箱上,光伏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后由匯流箱收集,再通過逆變器轉化為可以使用的交流電,通過電站并網。
這個200千瓦的小型光伏電站光伏板陣列約560平米,陽光充足時,每小時可產生200度電。 “如果你家的房子是100平米,在屋頂上鋪設光伏板,每平米每小時可產0.35度電,一天按光照5小時算,就有175度電,一天發電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使用一個月。 ”陽光電源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算起來很可觀,但是目前光伏發電的高額成本,還不具備優勢在普通家庭普及。一塊面積0.96平米的光伏板要三四千元。這意味著,前期要有3萬元投入,才能使家中1.5匹的空調工作5小時。“而且,光伏發電如果不并網不好儲存。沒有太陽時,光伏板就停止工作”。
薄膜電池有望進入百姓家
據了解,目前硅材料光伏板的發電效率低于30%,這也是國際光伏發電的技術瓶頸。“未來薄膜電池更易在普通家庭推廣。”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硅材料在成品太陽電池成本份額中占了近40%,而非晶硅太陽電池的厚度不到晶體硅太陽電池厚度的1/100,可大大降低成本。 “而且薄膜太陽能電池柔韌性好,可貼在玻璃上、窗戶上發電”。
據了解,2009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已接近太陽能電池總產量1/5,每年的增長量都超過120%,“再過5年,薄膜電池技術應該很成熟,可滿足普通市民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