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聚氨酯(簡稱PU)粘合劑是以聚酯二元醇和異氰酸酯合成的,但這種聚氨酯的分子鏈中由于含有大量的酯鍵,在酸堿的條件下應用,容易水解而造成粘結接頭的破壞。而用聚醚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其軟段醚鍵的耐水解性能較好,但分子間的次價交聯作用力不及聚酯型聚氨酯,導致聚氨酯的分子的微區(qū)結晶少,使其力學性能不高。本文試圖將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作為增強劑復合聚醚型PU以改善粘結材料的內聚力。根據復合材料復合機理,要想納米材料充分發(fā)揮增強劑的作用,就必須使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以納米級粒子均勻分散在PU膠的基材中。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和主要試劑
氣相二氧化硅(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PPG(聚氧化丙烯二醇)、EG(乙二醇)、溶劑,均為工業(yè)品。
1.2 儀器
TEM-200EX透射電鏡;差熱分析儀;GF-1型控時調速高速分散器;電子拉力測試機。
1.3 PU膠的合成和氣相硅粒子的復合
將MDI和PPG及適量的溶劑在60~80℃ 反應制成預聚物,然后用EG 擴鏈,反應達一定粘度,終止反應。納米粒子在溶劑中充分攪拌后,再用超聲波處理15分,在反應的各階段加入進行復合。
1.4 制樣
用涂膜涂布器將合成的PU液均勻涂布在離型紙上,經烘干后切割試樣,試樣在干燥器中保持24小時供測試使用。
2 結果和討論
2.1 氣相二氧化硅對PU膠影響
將預分散的氣相二氧化硅冷混加入PU中,比較不加納米粒子的樣品,加入納米SiO2的PU膠其拉伸強度和伸長率分別比不加氣相二氧化硅填料的增加21% 和23% ,這說明氣相二氧化硅,是聚氨酯的一種高效增強劑。
2.2氣相二氧化硅加入量對PU膠的影響
隨著氣相二氧化硅量增加,PU膠的力學性能逐漸提高,在4%左右開始下降;這可解釋為納米粒子表面的羥基與PU大分子中的一NCO參與原位聚合,形成一定量的化學鍵或形成氫鍵,有利于大分子結晶而達增強,當加入的氣相二氧化硅過多時,可能破壞部分大分子中硬段的有序排列而影響結晶,從而使PU膠的力學性能下降
2.3 納米納米二氧化硅加入方法對PU力學性能的影響
經預分散氣相二氧化硅,與PU膠在常溫下攪拌復合,發(fā)現不論是斷裂強度還是伸長率均要小于熱混的樣品,這表明熱是氣相二氧化硅分散的一個動力。PU復合物的力學性能隨填料含量增加而逐漸提高,在2% 時達最高,然后開始下降。與熱復合相比,達力學性能高峰的氣相二氧化硅用量大大減少,也就是說在預聚物合成時將氣相二氧化硅原位復合對納米材料有更好的分散效果。
2.4 氣相二氧化硅在PU中分散的TEN分析
由機械共混法加入的氣相二氧化硅,團聚十分嚴重,二氧化硅沒達到納米級分散,這是由于合成好的PU膠體系粘度太大,簡單的機械攪拌無法使納米團聚體分散。在形成預聚體時加入的氣相二氧化硅粒子,氣相二氧化硅粒子團聚體內部很松散,氣相二氧化硅初級粒子達到納米級分散 這是由于當時反應體系的粘度很小,有利于氣相二氧化硅的浸潤,大量的單體易滲入團聚體內部,納米粒子表面的羥基與異氰酸根原位聚合反應產生的聚合熱動力驅使團聚粒子膨松化,結合強剪切力作用使其達分散。
3 結 論
氣相二氧化硅對PU的增強效果可從復合物的差熱現象加以說明,不加氣相二氧化硅的PU膠,在整個熱過程中無結晶放熱現象,而隨加入氣相二氧化硅的量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熱,這可認為PU膠中不規(guī)整的硬段,由于納米粒子的斂集作用集結為晶區(qū)的結果。過多的納米粒子妨礙了硬段的結晶,表現在熱分析曲線的結晶放熱峰變小。
(1)在反應生成預聚物時加入氣相二氧化硅,由于粒子表面產生原位聚合,有利于納米粒子團聚體分散,分散粒子的誘導結晶作用和與聚氨酯大分子的化學鍵合使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大大的提高。
(2) 氣相二氧化硅加入量1%-2% 時,PU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有明顯提高,過量的納米粒子反而使力學性能下降
推廣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