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從糊式干電池到太陽能電池(二)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2009-9-25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二次電池: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與一次電池相對應,二次電池包括鉛蓄電池、堿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

舊中國的鉛酸蓄電池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勉強可為一個弱小的鉛酸蓄電池工業雛形。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只有十幾家電池生產小廠或作坊,從業人員還不到800人,只能生產一小部汽車蓄電池和供維修用的極板及少量的通訊用蓄電池和固定型蓄電池。年耗鉛量不過400噸。

今天,我國鉛酸蓄電池行業已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具有一定規模的制造體系。隨著能源、交通和通訊等支柱產業飛速發展,主要用于汽車、摩托車、電力、通訊等產業的鉛酸蓄電池進入蓬勃發展時期,市場不斷擴大。

“在汽車工業迅猛增長、政策對再生能源產業的大力扶持、工業電子技術不斷進步的拉動下,我國鉛蓄電池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會逐漸縮小,我國鉛蓄電池工業將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王金良表示。

近年來,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開發,使鉛酸蓄電池行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98—2004年我國鉛酸蓄電池產量年均增長17.8%,2004年達到了30%。預計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這一比例還將繼續增大。而在出口方面,我國鉛蓄電池的平均出口增長率將不低于20%,出口份額將逐步提高。至2009年,我國鉛蓄電池的年平均銷售增長率大約為15%,年產量將達到13000萬—14000萬千伏安時,銷售收入650億—700億元。

與百年歷史的鉛酸電池等相比,鋰離子電池只能甘稱小弟,但是這個“小弟”卻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力與前途。

2001年,一位六旬老人在上海拜訪了時任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負責人萬鋼。在談話中,他感情強烈地反復表達著自己的一個意愿——“希望給鋰離子電池一個機會。”

這位老人就是被尊稱為“中國鋰電池之父”的中科院院士陳立泉。作為國家863計劃二次鋰電池專題負責人,陳院士對我國鋰電池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群體的形成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當得知鋰電池在“十五”863計劃電動車重大專項中不被看好時,陳立泉再也坐不住了。在他的奔走呼告之下,萬鋼力排眾議,鋰離子電池順利入圍863計劃。

從這時開始,鋰電池的研發進入了高潮:“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主要正負極關鍵材料和電解液實現了國產化量產。2006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的產量達到世界鋰離子電池產量的41%,2008年達到50%。在手機和MP3用電池市場,中國產品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我國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具有可以和發達國家競爭的優勢,并且具有發達國家所沒有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因此,集中力量,重點攻關,迅速推進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戰略選擇,是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陳立泉院士說。目前,我國已成為鋰離子電池三大生產國之一。僅小型鋰離子電池一項,我國已達年產20億只,技術水平與日本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堿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領域也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國對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20世紀80年代末期,國內先后引進了多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使中國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由原來的3個小廠的幾百kW一下子提升到4個廠的4.5MW。2002年后,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的急劇放大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橫空出世及超常規發展給中國光伏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示范效應。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太陽能電池生產第一大國,2008年總產量達到2000MW,超過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隨著市場的強力推動和太陽能轉換效率、生產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晶體硅材料生產技術也獲得突破,并逐步打破國外的壟斷。

密封型蓄電池有著無需維護和無酸氣排放,電池可在任何方向存放和使用等優點,在郵電通訊、固定電源、計算機UPS電源、燈具儀器等場合廣泛應用。江蘇雙登集團近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先后開發了通信用閥控密封蓄電池、膠體電池等產品,產品覆蓋65個國家和地區,通訊電池取得歐美等數十個國家的進網認證,被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采購用于備用電源。

在堿性蓄電池領域,我國金屬氫化物鎳電池生產近10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從1996年不到2000萬只,發展到2007年的12億多只;氫鎳電池是在空間科學研究有著重要應用的產品。在技術領域,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紀山教授首創的泡沫鎳干粉式制造電極技術,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進步。

親歷者說

王金良: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

王金良:今后10年是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

新型電池技術是影響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前沿高新技術之一,電池工業也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隨著世界科技的快速發展,電池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后10年是我國電池行業發展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是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階段,特別是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將面臨著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但要防止極端狀況的發生,“極右”將影響產業發展進程,錯失良機,“極左”將導致產業一哄而上、發展過熱,陷入低水平惡性競爭的怪圈。有關部門應以科學發展觀引導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注重產業的自主創新和市場培育,防止盲目擴張制造產業“泡沫”。可以預期,只要我們發展思路對頭、戰略謀劃得當、政策措施有力,我國的電池工業就能乘勢而上,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王敬忠: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秘書長

王敬忠:電池工業為新興產業崛起夯實基礎

我國的電池工業發源于20世紀初,新中國成立后進入快速發展期,60年來,經歷了一窮二白到生產大國的轉變,驚人的跨越式發展,見證了中國電池工業艱難而輝煌的歷程,也預示著充滿希望的美好前景。

新中國成立時,我國的電池工業似乎是一張白紙,電池總產量只有3000多萬只,產值不足千萬元,全部為作坊式企業。而60年后的今天,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一電池生產大國,產量增長了1000多倍,銷售收入更是增長了上萬倍,電池品種也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糊式干電池和開口式鉛蓄電池幾種增加到現在的數百種,先進的無汞堿錳電池、閥控式密封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氫鎳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已成為我國電池工業的主導產品,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已與發達國家同步,我國的電池工業已形成產學研配套的完整工業體系,正向著世界電池工業強國邁進。

電池工業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崛起正為中國電池工業新一輪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電池工業正在挑戰中向著更新、更高的目標奮勇前行,中國電池工業正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實現跨越!

見證歷史

1958年3月18日毛澤東主席在江峽輪上察看萬縣電池廠研制的鋅—空氣電池燈。

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使用的手扳打芯機生產電池。

上世紀50年代初電池正極粉料的混合均采用手工混合,勞動強度大,又污染。

上海匯明電池廠(現上海電池廠)生產的大無畏牌電池商標,從上世紀30年代起享譽國內外。

安陽電池廠生產的部分電池產品。

1982年,新鄉電池廠研制出全機械化封閉輸送自動混料新技術。

上一篇: 能源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結構不斷優化 下一篇:  中國成功自主研發世界首塊車頂用太陽能電池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