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多晶硅大戰有“心”者勝出
來源:網絡來源 日期:2009-9-10 作者:未知 點擊:

 

                                                                      

                                      盡管業內人士紛紛否認產能“過剩”一說,但卻都坦言發展已遭遇技術瓶頸,在這種背景下,

                                                              中國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于日前應運而生。

國內某多晶硅企業的銷售總監張先生進入這個行業不到兩年,擁有豐富銷售經驗的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甚至時刻準備著跳槽。但現在,他認為這個行業前景可觀,已經徹底打消了跳槽的念頭,決定在光伏產業中成就自己的事業。

    像張先生這樣對光伏產業充滿信心的同行并不在少數。盡管國務院提示產能過剩言猶在耳,業內卻仍在醞釀更大規模的項目,新上項目開工的消息仍不斷傳來。

    與此同時,多晶硅產業的融資渠道卻在不斷收緊。在被提示“產能過剩”后,銀行對多晶硅企業的態度幾乎180度轉變,風險投資者的態度也趨于謹慎,不斷強調被投資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業內專家表示,多晶硅產業的過剩是高耗能、低水平工藝的過剩,而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還非常短缺,競爭到最后,將是有“心”者勝出。

    產能“緊箍咒”待解

    自2006年以來,多晶硅價格暴漲吸引了大量投資,近兩年來一直是新能源領域最熱門的投資目標。地方政府都以吸引多晶硅企業為引資重點,從中西部的四川樂山、重慶、武漢、洛陽,到東部的徐州、揚州、連云港等,都在致力于打造“多晶硅基地”。

    2009年,前期集中上馬的國內多晶硅項目已經進入一個較為集中的投產和達產期。產能放大的同時,價格卻在低位徘徊,甚至已經低于部分企業的成本線。大全集團多晶硅一期擴建1800噸項目成功產出高純多晶硅;江西旭陽雷迪多晶硅全面投產運行;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3000噸/年多晶硅項目投料試產成功;英利能源與海口市政府攜手打造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

    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項目已建、在建或擬建的超過50個,投資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產能將超過23萬噸。其中,已投產和即將投產項目初步統計有20個,這些企業的規劃總生產規模超過15萬噸,總投資700多億元。目前,已經投產的規模逼近3萬噸,即將投產的規模近3.5萬噸。

    與此同時,多晶硅價格卻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從巔峰跌落低谷,甚至低于部分企業的成本線。隨著多晶硅產能釋放以及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國際需求萎縮,多晶硅價格從最高接近500美元/公斤持續下跌,去年底已跌至200美元/公斤,今年最低跌至50美元/公斤附近,目前徘徊在50-70美元/公斤。

    在8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多晶硅產業因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與傳統的鋼鐵、水泥、煤化工等行業同時被“點名”。面對產能和價格的矛盾,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仍然在建和擬建的項目都是沖著之前的“暴利”而來,但價格暴跌和產能過剩,使這些項目的投資面臨“打水漂”的風險。

    資金將“有選擇”進場

    多晶硅產業產能過剩風險顯現后,不少企業明顯感覺到信貸收緊。“總行確實已經要求謹慎審核多晶硅企業貸款。多晶硅產能過剩,貸款風險比較大。”一位國有銀行的人士表示。與此同時,銀行逐漸將目光轉向光伏產業鏈的其他環節。“隨著中國光伏電站和屋頂光伏計劃啟動,產業鏈中下游也在逐步國產化,而其中有的環節技術門檻較高,盈利能力遠遠好于多晶硅項目。”

    銀行收緊信貸之下,投資巨大的多晶硅企業將融資目標轉向風險投資。不過,多晶硅產能過剩之憂對投資者的選擇已經有所影響,眼下風險投資更加關注光伏企業對核心技術的掌握情況。

    美國光速創業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投資合伙人鄭毅認為,在國內投資光伏產業,除了要看公司是否擁有制造經驗、優秀研發團隊,還要特別關注其是否掌握關鍵技術、能否把制造成本降下來。華登國際總經理黃慶舉了薄膜電池巨頭美國FirstSolar公司的例子。由于擁有特別的技術,FirstSola生產的太陽能薄膜電池價格是傳統晶體硅電池的一半,但其股票市值卻是其他所有光伏公司的總和。黃慶認為,技術對于多晶硅企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據介紹,國外多晶硅核心技術也被幾家大廠壟斷,七家大廠平均成本為每公斤30美元左右,而目前中國較優秀廠商的成本也高達60-70美元。“中國光伏產業危機的根源就在于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盲目擴大產能,一旦行業的冬天來了,很多企業就很難扛過去。”鄭毅認為,投資方在中國比較關注的是掌握真正核心技術、有研發能力的企業。

    技術瓶頸待突破

    針對國務院此次提示多晶硅產能過剩,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認為,這實際是在提醒產業應避免在低水平建設上重復。當前我國多晶硅生產技術普遍存在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的弊病,而據李俊峰介紹,隨著技術進步,多晶硅生產應該是低污染、低能耗的,“我國去年從挪威、日本、德國、美國進口了不少多晶硅,這些都是對環保要求嚴苛的國家,也在發展這個產業。”

    東方電氣峨眉半導體材料研究所覃銳斌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國多晶硅生產的工藝路線同國外差不多,但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都比較低。“就像是用同樣的面粉、同樣的流程做饅頭,咱們用手做,別人用機器來做,最后都能做出產品,但成本、效率就大不一樣。”

    據李俊峰透露,國家對多晶硅產業后續發展的指導思想是,發展低污染甚至無污染、低能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與工藝。不過,他表示,我國目前在多晶硅技術創新、技術研發方面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是2005年,真正生效到現在就三年多,而國外在多晶硅技術方面的支持已經三十幾年,他們有很成熟的技術。所以現在國家也在鼓勵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減少污染或者達到沒有污染。”

    鄭毅認為,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是規模和技術,現在中國做大規模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核心技術上,金融危機已經給全中國的光伏行業一個深刻的教訓——沒有掌握多晶硅生產的核心技術。民族證券行業研究員符彩霞表示,一個產業的產品普及率達到1%到10%的階段,技術創新將非常活躍,而目前我國光伏產業正處于這一階段。她認為,企業一定要關注新技術,要有新的創新模式,包括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才能獲得較長的壽命。

    9月4日,新光硅業、江西賽維、洛陽中硅、江蘇中能、重慶大全等多晶硅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宣布成立中國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據悉,該聯盟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加速推進我國多晶硅行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共同致力于解決我國多晶硅行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實現我國多晶硅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多晶硅行業內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還非常短缺,在未來幾年產能急劇釋放后,行業必將面臨激烈的競爭,而擁有核心先進技術的企業將最后勝出。

    

上一篇: 申銀萬國:看好自主創新的汽車電池品種 下一篇:  尼泊爾小伙用頭發制作太陽能電池板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