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動車,大街小巷、城鎮鄉村到處可見,早已成為最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對于所有電動車用戶而言,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電池:能跑多遠,能用多久……。各大電動車廠商無不在想盡一切辦法提高電池性能,延長電池壽命。作為電動車行業領軍企業,綠源兩年前就開始醞釀自己的電池UGB計劃,希望徹底解決電動車蓄電池問題。
綠源UGB是什么?
據介紹,UGB是英文United Green Battery的縮寫,即“綠色電池聯盟”,是一項由綠源集團發起的關于電動車專用蓄電池的系統工程。它通過綠源電動車分布全國的UGB連鎖服務網點,向市場提供各種類型專業蓄電池的銷售服務,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通過專業的UGB技術和設備,對蓄電池進行科學檢測和高效修復,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通過與上下游各環節的緊密合作,確保廢棄電池的高效循環和環保利用,促進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UGB服務中心還可提供電池租用、以舊換新、應急周轉、充電器配置優化等諸多服務。
從廣義上來說綠源UGB體系,包含了電池生產、銷售、檢測、修復、回收等一些列環節。綠源電動車的電池一直以來以“容量大、壽命長、維護性能好”在消費者中享有很好的口碑,并且隨著綠源自己直屬的電池工廠--綠源動力電源公司的投產,綠源電動車電池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而綠源UGB的核心修復技術和專用設備,是UGB最關鍵的部分,能在讓絕大部分的老化、衰退和過保的電池“起死回生”,恢復到新電池80%以上的容量,基本滿足消費者的日常使用。
有了核心的修復技術,綠源就可以回收更多的“廢舊”電池,經過高效修復后繼續進入使用循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一些對電池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花很少的錢(差不多新電池1/3的價格)獲得80%性能的UGB維護電池,十分實惠。另外這些電池也可用于日常的應急、周轉,極大的方便的消費者。
對于消費者來說,綠源UGB服務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自己所需要的電池;電池的保用期限被大大延長,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用核心競爭力為綠源品牌增值
據統計,2008年我國電動車的年產銷量已超過2000萬輛,其社會總保有量已達1億輛。盡管如此,能夠支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擺脫低級競爭的力量,依然是技術的突破創新。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商家促銷手段層出不窮,各種宣傳的“噱頭”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正如武俠小說里描述的,沒有深厚的內功,光有炫目的招數是很難成為一流高手的,也是很難笑傲江湖的”,綠源集團總裁胡繼紅說,“綠源的內功就是不斷的技術創新,不斷的提升制造能力,不斷的優化管理,配合適當的市場營銷,這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綠源UGB的關鍵技術正是由綠源厚積薄發的一項項突破性技術成果轉化而來,依靠強大的技術支撐,綠源不僅擴大了自己的優勢領域,更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價值,強化了核心競爭能力。
“自從設立綠源UGB電池服務中心以來,就忙的不可開交,很多綠源和非綠源的車都拿來保養、檢測,不少都是免費服務的”,綠源電動車浙江的一位經銷商說,“但忙歸忙,只要服務搞好,用戶滿意了,綠源的品牌口碑肯定就起來了,這樣無論是整車銷售還是電池業務都上去了,消費者也能從中得到實惠”。
很多消費者就是沖著UGB服務買綠源車的,超出同類產品一倍以上的保用期和高效的電池修復技術消除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通過全面的電池服務,綠源在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品牌的增值。
為綠源的電動汽車做準備
早在1999年,綠源就開始了對電動車專用蓄電池的專項研究,主導和參與了第一個電動車蓄電池行業標準的制定。2007年,綠源組建UGB電池項目組;2008年,綠源動力電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綠源對專用蓄電池的研究從實驗室邁向規模化、市場化,綠源也正式進入電動車專用蓄電池領域。“綠色電池聯盟”(UGB)只是綠源在電池領域業務的冰山一角,在這露出水面的一角下面的是強大的研發、生產、供應、保障體系和技術支撐。
吸引綠源全面進軍電池研究和服務領域的除了1億輛電動車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未來電動汽車的能源問題。“與國外從汽車到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思路不同,適合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模式應該是自下而上的,是從電動自行車到輕型電動車再到電動汽車,這比較符合我們的國情”,綠源集團董事長倪捷介紹說,“電動汽車的關鍵問題其實也還是電池問題,綠源開展深入的電池研究和全面的電池服務,就是在滿足現有兩輪電動車消費群體的同時,為下一階段電動汽車的發展做技術儲備,對電動汽車的能源系統研究能夠讓我們在未來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