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第一臺“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在青島精工電梯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經過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與傳統電梯相比,這種電梯省電可達60.1%以上。
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檢驗所總工程師劉衍勝介紹,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實驗報告顯示,這是國家電梯檢驗中心實驗的第一臺“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整機產品。
劉衍勝總工程師介紹,“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和普通電梯相比,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電源可自動切換。“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開發的專用供電電源(簡稱LPS)能夠在電網停電或斷電0.2秒后自動向電梯供電,保障電梯繼續運行2小時以上,當電網恢復供電時,這種電源又能夠自動切回電網供電,這就實現了電梯的可持續運行,突破了普通電梯只能就近平層、電源不能自動切換的困難。
二是采用了光網互補新技術。可以把太陽能和電梯運行中產生的電能儲存在特定的蓄電池內,達到一定參數后,不需電網繼續供電,而是自動切換成蓄電池供電狀態,這就充分利用了太陽能和回收再利用電能。根據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試,回收再利用電能的利用率可達22%,加上太陽能的疊加利用,總體節電可達60.1%。
三是利用太陽能為電梯供電,突破了傳統電梯供電方式。隨著轉換太陽能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實現不需電網供電、只需依靠太陽能供電的新型電梯供電方式,為現代環保電梯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是青島精工電梯制造有限公司聯合有關專家數年技術攻關的結果。樣機實驗表明,產品技術比較成熟,將很快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有關電梯專家介紹,“可利用太陽能與回收電能電梯”的研制成功,是我國電梯領域采用新能源技術的新突破,標志著電梯開始進入由“耗”能向“節”能甚至“造”能轉變的新階段,為電梯產業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辟了新途徑,對實現電梯運行更加節能環保,更加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