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芬蘭、韓國的訂單紛紛而至,與南方素有太陽能光伏“航母”之稱的林洋集團的頻繁往來。對于北京金能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來說,在其他企業為抵御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苦想御寒之策時,他們卻在2009年開始迎接屬于自己的春天。
“從年初開始,來找我們談合作的絡繹不絕。”公司創始人鄭重德教授興奮地表示:只要資金不存在問題,一兩年之內我們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技術便可以實現相當規模的產業化,三五年內大批量產業化不成問題。據預測,到2020年,釩電池在世界約有10萬億美元的市場、在中國約有1萬億美元的市場,而我們在這一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我們的高效大容量全釩液流儲能電池技術,擁有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和日本專利16項,短期內競爭對手無法超越。
高附加值
小公司創出大奇跡
在金能公司,沒有豪華的總經理辦公室,甚至連會議室都是由實驗室改造過來的,鄭重德教授告訴記者,算上已經實現批量生產的全氟離子膜生產車間,公司的辦公面積也不過幾百平方米,當然,這比2003年公司成立時已經擴大了數十倍,公司當初只是鄭重德教授的一個家庭實驗室。
但是,就是這樣一家公司,2006年,研發完成了在世界上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樹脂溶解鑄膜法”專利技術批量生產全氟離子膜——釩電池、燃料電池的芯片,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在全球的壟斷,填補了中國空白,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別看它只有那么一小瓶,可是附加值高,值五千多元呢!”鄭重德教授指著旁邊一升左右的全氟離子溶液,笑著對記者說。
以全氟離子膜技術為基礎,他們又成功開發出了世界領先的高效大容量全釩液流儲能電池技術,擁有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和日本專利16項,短期內競爭對手無法超越,現在他們已經開始為光伏和風力電站制作訂制的釩電池堆。
前景誘人
釩電池引領新能源革命
新能源在目前的熱度隨著兩位美國華裔部長的訪華再度高漲,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環保汽車成為新能源的關鍵詞,而釩電池將是它們離不開的動力。釩電池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最接近產業化的高效可逆燃料電池,具有功率大、成本低、壽命長、綠色環保等一系列獨特優點,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電網調峰、分布電站、通訊基站、UPS/EPS、電動公交、軍用蓄電等廣闊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日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已開始取代容量小、污染大的鉛酸電池。專家預言,隨著釩電池技術的迅猛發展,釩電池必將為人類帶來一場前所未有、意義重大深遠的新能源產業革命!
而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出臺,鄭重德教授預言,釩電池作為北京金能燃料電池有限公司的核心產品,將引領新能源的革命。
合作計劃
期待成為區域產業鏈一員
新能源已經成為每個區域追求的發展方向!尤其是今年國家能源局明確表態,將出臺新能源振興規劃,投巨資扶持新能源后,只要沾上新能源邊的產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鄭重德教授毫不掩飾自己對產業發展的自信,他表示,現在他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來談合作的。
“不過,我們最期待的是在開發區找到上下游產業。”鄭重德教授表示,我們的愿景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將北京金能公司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新能源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公司。
秘密武器
高技術造就低成本
“如今,我們公司釩電池的原材料及設備已全部實現國產化,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其他公司釩電池堆成本要比北京金能公司高出5至10倍。”提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鄭重德教授不無驕傲地說。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突飛猛進,但由于成本過高導致缺乏市場競爭力,成為新能源產業化的瓶頸。然而,走在中國釩電池產業前列的北京金能突破了這一限制,迄今為止,除北京金能公司外,國內外其他釩電池公司及研究院所都沒有能力生產全氟離子膜,他們通常采用美國杜邦Nafion全氟離子膜,而金能則是先研制攻克了釩電池的核心材料——全氟離子交換膜,才開始攻關釩電池,這樣使得最終的產品成本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技術優勢變成了價格優勢。
政府助力
兩年內實現產業化
從個人實驗室到高新技術企業,從單純的技術研發到科研成果轉化,金能公司一步步走來并不容易。在發展過程中,擁有過硬技術和優秀管理團隊的他們,資金常常成為頭號挑戰,他們只能靠著消耗品的銷售收入來維持研發。
“今年,我們公司獲得開發區給予的科技專項資金支持100多萬,這對于我們的發展壯大很有幫助,極大地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加快實現公司核心產品——全氟離子膜和新型高效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產業化的決心和信心!”在公司兩個項目獲得創新專項資金支持后,鄭重德教授直到現在還有些激動。
鄭重德教授告訴記者:“只要資金不存在問題,一兩年之內全氟離子膜和新型高效全釩液流儲能電池便可以實現相當規模的產業化。”作為中國振興新能源行業的探索者、踐行者和中國釩電池產業化的領航者,北京金能在政府的護航下,將走得更加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