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發明微生物電池
來源:石油商報 日期:2009-4-21 作者:劉遠 點擊:
據國外媒體最近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和微生物學者安吉拉·貝爾徹發明了一種以微生物病毒生成陰極和陽極的電池,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減少使用化學物質。項目負責人貝爾徹是在微生物研究方面領先的科學家,曾多次獲獎。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究出一種鋰電池,其中通過改性病毒使陰、陽離子進行正負電荷交換,病毒是通過基因工程產生的一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與化學物質反應形成不同物質結構。
在陰極,病毒能夠首先吸引磷酸鐵,然后與碳納米管形成導體網絡。在陽極,病毒先吸引氧化鈷,再吸引金顆粒形成納米導線。陽極是在3年前開發出來的,但陰極和完整的電池是新研究成果。陰極的研究難度較大,因為要求陰極能夠快速導電,而碳納米管的導電速度要比金屬材質快。
試驗的電池原型為紐扣電池,但據說一般電池和汽車使用的電池也可以利用這一原理制造。電池至少可以充電100次,但次數可以增加。
此項研究的思路是把病毒、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作為“微觀化學工廠”,這些微生物通過代謝作用呑食并分泌物質,葡萄酒、奶酪、啤酒、抗生素實際上都是微生物有選擇培育成的“廢物產品”。微生物要在潮濕的環境中用一星期的時間培育并起反應。
另外,各種綠色企業正在不斷改進生物工程代替耗能的方法(如對化學物質進行高溫加熱)以及有毒的化石燃料基的物質。有的公司打算利用微生物生產乙醇或合成石油。至于什么時候汽車能夠依靠病毒電池?這還需要時間。規模化的微生物生產需要時間進行試驗,碳納米管也需要改進。這個研究團隊正在尋找開發鋰電池的其他方法,目的是要以截然不同的陰極化學反應提供更強大的電流。
(編輯:全球電池網)
上一篇: 全球首款“電池再生寶”即將上市
下一篇: 廢棄纖維板成為電池原料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