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能到底是否已經過剩?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日期:2009-11-23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日前,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四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新能源博覽會正式啟動。即日起,新能源企業、相關行業組織和新聞媒體可網上報名并預約注冊。
據了解,此次本屆論壇和博覽會主題為:新能源、新經濟、新引擎,將于2010年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由全國工商聯、全國人大環資委、科技部、財政部、農業部、環保部和國家能源局指導,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承辦。論壇分為“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風能”、“生物質能”、“新能源與金融資本”等八個分論壇。博覽會主要展出“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風能”、“生物質能”、“新型動力型電池技術及產品”等相關內容。
在發布會上,到場的行業人士對于目前國內外新能源行業的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熏在可持續能源供給的安全問題和環境壓力這兩大格局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熏新能源產業產能并未過剩。如果國內太陽能和大規模的發電市場予以開放熏現在的所有產能也滿足不了中國太陽能發展的要求。
曾少軍再次表示,新能源產能過剩是個偽命題。當今不是新能源產能過剩,而是需求減少。他還呼吁國家應針對新能源出臺更多實在的政策和措施,增強新能源企業應對經濟危機和氣候變化的實力與信心,辦好這件利國利民事關全人類的大事。
而針對近期歐盟對于中國光伏產品所展開的反傾銷調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中海陽穴北京雪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對記者表示,歐盟所展開反傾銷調查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為了應對這個調查,江蘇省無錫尚德董事會主席兼CEO施正榮率領的中國光伏企業代表團已經展開了多方的溝通,同時已經將問題上報商務部,經過多方努力,目前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結果。同時薛黎明表示,目前國內確實存在一些行業內的企業產品價格偏離成本,涉嫌低價傾銷的現象存在,因此也呼吁業內企業恪守行業道德,以保持行業的良性發展。
上一篇: 國網成功研制大容量鈉硫儲能單體電池
下一篇: 高新技術融入世博 各國科技齊聚上海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