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深度:新能源整肅 盲動與理性的平衡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9-11-1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10月30日,當月滬深股市最后一個交易日中,金風科技的收盤價為每股26.88元,而2007年12月26日,金風科技上市首日每股最高價達到了160元。

    金風科技是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也是新能源戰略下,眾多投資者趨之若鶩的首選投資對象。然而,當狂熱的投資者沖著美好的新能源概念一頭扎進去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次痛苦之旅。

    有道是,飛得太接近太陽會燒焦你的翅膀。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者們已經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時下太陽能產業的急速擴張可能會帶來不良后果。

    事實上,投資者的擔心已成為現實: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從4個方面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其中風電、多晶硅等新能源產業由于出現產業過剩,被國務院直接點名要求整治。

    此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表示,今后對于上述涉及產業,將從市場準入、環境監管、土地審批、銀行放貸、信息發布等多個方面進行嚴控。

    一家私募公司的投資發展部總監魏海陽說:此舉意味著國家對新能源的整肅開始,“整肅背后,從國家層面來講,主要是針對地方急劇上升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投資行為進行一種理性的調整。”可以預見,一大批技術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的多晶硅、風電項目將因此被淘汰。

 兩大產業產能嚴重過剩

    “風電裝備制造業還沒來得及充分享受春天,就已經感到了寒冬的氣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一次行業會上的一句感性表白,道出了不同層面人士對風電設備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擔憂。

    不僅僅是風電制造業,光伏產業中的多晶硅制造同樣感受到了“寒冬的氣息”。擔憂背后,是兩大產業無序擴張導致的產能過剩。

    在風電方面,早在今年3月舉行的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化發展國際論壇上,就有專家指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不是過熱,而是嚴重過熱。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信息研究部副主任陳磊稱,風電裝機容量連續4年翻番,2008年風電累安裝量達到1221萬千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

    為適應風電快速發展的形勢,國家也相應調整了未來風電的發展目標,先從3000萬千瓦調整到8000萬千瓦,最近又明確了2020年發展到1.5億千瓦的目標。這意味著,從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間,全國風電裝機將凈增1.3億千瓦,平均每年需新增裝機約1200萬千瓦。

    市場需求旺盛,許多企業扎堆進入風電制造業。

    據目前可以查閱到的公開數據:目前我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已近80家,風葉生產企業50多家,塔筒生產企業則有近100家。從企業產能計算,已遠遠超過市場容量。

    中國風能協會負責人稱,2009年,國內整機生產企業中,僅金風科技、華銳、東汽、上汽四大家的產能就達到1200萬千瓦。

    張相木直言:“我國風電設備市場將從2008年的供不應求轉為產能嚴重過剩,風電設備制造商將面臨不可避免的激烈競爭。”

    多晶硅面臨著與風電制造業相似的情況:目前全國已投產、已開工建設,或者正準備上馬的多晶硅生產線有幾十條,如果都按計劃建設完成,將出現嚴重供大于求。

    國元證券分析師周海鷗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的光伏產業鏈中,已投產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業、60多家硅片企業、60多家電池企業、330多家組件企業,太陽能電池產量占到世界總產量的30%。

    截至6月底,四川、河南、江蘇、云南等20多個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設、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總建設規模逾17萬噸,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上報國家發改委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到2009年6月底,全國已有19家企業多晶硅項目投產,產能規模達到3萬噸/年,另有10多家企業在建,擴建多晶硅項目,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而2008年我國多晶硅的總需求量才17000噸。一家多晶硅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包云祥直言:“這些產能若全部兌現,將超過全球需求量的兩倍以上。目前來看,國內多晶硅產能和計劃產能過剩已經非常嚴重,行業明顯處于供大于求階段。”

    

    爆發式增長背后的推手

    “近兩年,無論是風電,還是多晶硅,只要與新能源能扯上關系的,其投資都呈幾何級的增長,項目都是以億為單位計算。”包云祥說,形成這種局面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勢所趨及其政策因素外,非常重要的一個推動力就是各路資本和地方政府,動輒上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上千億的項目上馬,直接導致了投資過度并帶來產能的嚴重過剩。

    在陜北,一批富翁豪擲70億元,欲在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打造一個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園。

    在河北高碑店市,一個投資42億元、年產6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裝備基地,也正在建設中,實施這一工程的是兩家民營企業。

    在浙江,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說:“織布3年不如做1年太陽能,等待進入光伏產業的民間資本至少就有幾十億。”僅2007年一年,上虞就有10億元民間資金流向光伏產業。

    看好新能源的不僅僅是各路資本,還包括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對發展新能源產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全國有18個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另外,有近百個城市把太陽能、風能作為城市的支柱產業來發展。

    江蘇省的13個地級市中就有10個正在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該省的規劃顯示: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800億元,2010年實現3000億元,2011年實現4500億元,其中光伏產業銷售收入實現3500億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產能力。

    而2008年,江蘇的新能源產業產值不過900億元,太陽能電池產量為1580兆瓦。目前,其新能源產業序列依次為:光伏產業、風力發電裝備、生物質能裝備和核電裝備。

    陜西則提出:3年后進入全國光伏產業第一梯隊,實現產值2280億元。6年后,太陽能光伏產業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總規模將超過4200億元。為實現上述目標,政府將斥資8億元,建5個產業聚集園區。

上海、浙江、山東等地也相繼出臺了新能源產業規劃,列明未來新能源產值目標。國家發改委的一名官員直言,地方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趨之若鶩,最根本的原因還是GDP驅動。

    經濟危機使中國GDP增速放緩,全球性的節能減排壓力開始逐步增大,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已迫在眉睫,一些地方支柱產業面臨轉型。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產業所帶來的增長速度、對GDP拉動、對上下游產業帶動等多方面的影響日益擴大,該產業幾乎成了一些地方的救命稻草,并繼而成為一些地方的一把手工程。

    北京潤誠利實投資顧問公司總裁劉華說,光伏產業投資大、產業鏈長、產值高。一般而言,上一個產能1000噸的多晶硅項目,至少會拉動當地投資10億元左右,投產后每年可形成6—8億元的產值,還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這對一些地方有巨大的吸引力。

    新能源產業的隱憂

    面對內外市場的誘惑,在各種優惠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的投資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魏海陽說:“產業繁榮的背后,其實有更多的隱憂問題需要我們去關注。”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稱,現在新能源占世界能源總量不到1%,年產值不過400億美元。如果所有的新能源產業都讓中國來做,產值也就是2500億元人民幣。即使將來新能源的比例達到10%,滿打滿算在中國也就1萬多億,分到各省就沒有多少了。但現在有的省、市提出了上千億、上萬億的發展計劃。“這是有很大的問題,現在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成了一個高風險、過度競爭的產業。”

    過度投資所帶來的產能過剩,讓整個行業都感受著冰冷之感,僅浙江60家規模以上的光伏企業,目前正常生產的僅30家左右,另一半是停產和半停產。

    更大的擔憂還在于此,與新能源領域“制造環節過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新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研發、市場終端環節的投入與政策安排明顯滯后。

    包云祥說:“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等方面,幾乎走的是清一色的引進路線,直接從國外購買圖紙就開工上馬,自主研發企業數量少、投入少,既有的成果實際推廣應用成效甚微。”

    機械設計專家王中筑認為,當前中國新能源發展最快的是風電行業,但沒有形成有效的產學研技術開發體系,這已經成為重要制約瓶頸。

    核心技術缺乏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而市場培育的嚴重落后更是將這個產業置于一個尷尬的發展境地。

    上網電價問題,是培育和啟動市場的關鍵。魏海陽稱,時至今日,新能源的上網電價、電網建設等問題都沒有相應解決,政策體系安排相應滯后。

    CSI阿特斯公司首席執行官瞿曉鏵稱,由于還缺少一個明確的上網電價,迄今為止,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光伏發電項目執行了“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上網電價,

    當新能源產業的“兩頭”———核心技術和市場都不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時候,該產業所面臨的風險就變得讓人擔心。因為新能源產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型產業,對政府資金和政策扶持的依賴度非常高,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稍有變化,都足以讓整個行業處于異常被動之中。

    長江水電投資公司投資部經理曾剛說,上馬一條1000噸多晶硅生產線,大約需要10億元;以國內目前超過10萬噸的投資規劃,至少需要投資1000億元以上,其中相當部分來自于銀行信貸。金融危機后,不少項目盈利前景堪憂,有的項目不僅無力付息,連還本都是問題。

上一篇: 電池占零部件最大份額成本優勢突出 下一篇:  全球光伏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